在華人的社會裏,成功好像只得一個模式︰善於交際、精於分析及控制大局、有遠見有謀略、理性分析、果斷判斷、凡事有長遠計劃、有目標、有領導才幹。這是典型的ENTJ型人格,佔人口比例只有1.8%。
如果小朋友真的是ENTJ,那麼用ENTJ的方法來培育他們還好。但對於98.2%的小朋友來說,用這套標準成功學的期望及方法去幫助他們「成功」,只會害死他們。偏偏坊間標榜的成功,例如傳媒筆中的公開考試狀元,以至坊間不少成功學書本,往往都強調相類似的特質。然而,這是以偏概全的理解。
多年以來,有幸認識不同界別的成功人士,認識的狀元很多,我的mentee及實習生中也有會考10A及文憑試7科5**的。與他們相處,你就會發展他們性格各異,他們的一些習慣及態度固然有一些相近之處,但每人成功的路都不一,難以標準的成功學一概而論。
更可況,每個性格的小孩心中的成功的定義不一,有些在乎科學研究方面的突破,有些在乎改善基層生活,有些在乎正義,有些則只想修身齊家⋯⋯
所以,我們應該問的是,小孩想長大做些甚麼?他們的性格又如何?該如何根據他們的性格會他們選適合的學校、適合的科目、適合的大學學科?又該如何根據其才華及性格養好他們、幫助他們成長?過去兩星期,我跟幾位教育及升學輔導界高人相談,未來仍會繼續談,真心希望可以用MMTIC及其他教育理念帶來一些改變。
#MMTIC
#MBTI
#波叔叔